廣告企劃
→ 以下是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人才基地計畫提供的內容

title

title

本集來賓

主持人:換日線內容編輯 孫雅為

來賓:2023工程人才校園大使—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 黃柏瑋

靜宜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廖俊諭

亞東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盧穎良

2023年《半導體產業人才白皮書》顯示,電腦及消費性電子製造業、半導體產業、軟體及網路業,前臺灣三大高薪產業,平均月薪都在5.6萬以上。在學期間如何提升自我競爭力,成為企業眼中的黃金人才,是現在年輕學子的重要課題!本集節目邀請三位參與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人才基地計畫的同學,分享如何透過人才基地計畫,帶領他們拿到職場入場券:

1. 人才基地計畫——從學校、研究單位,到產業實作專案。
2. 跨領域經驗,為職場之路加分!
3. 從工程人才到校園大使,練出社群行銷與溝通力?
4. 從實作中淬煉能力與自信,如何跨出第一步?

本集重點精華

一、人才基地計畫——從學校、研究單位,到產業實作專案

(亞東科技電子工程系的盧穎良)
「在學習道路上,學校授予我們基本的學歷和知識,而人才基地計畫就像是父母,牽著我們的手,一步步教會職場上需要的技能。」亞東科技電子工程系的盧穎良,從學長那裏得知計畫有不同於學校的豐富資源與業師指導,加入後發現和在校做專題非常不同,工研院指導師「對我們有很嚴格的時程要求,必須掌握住市場的脈動進行開發。」讓他更了解業界實務專案開發流程。盧穎良從一開始不知從何下手、沒方向地亂忙,慢慢知道如何銜接被交辦的任務,跟著團體一起開發協助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復健輔助診療系統,將電路設計、硬體架構規劃等以往在課本上硬梆梆的知識,化成APP個人化管理、視覺回饋遊戲輔助療程、安全性監控等實際應用,以往課本的內容,都成為改善使用者生活的實踐。

(靜宜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廖俊諭)
執行計畫過程中,廖俊諭改變以往題目來就做、有問題再解決的習性,被訓練要站在宏觀的立場上看整個專案,針對目標族群、使用者習慣等最終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策略,再制定執行計畫。雖然只有幾個月時間,廖俊諭覺得自己收獲斐然:「我很想讓更多同學知道,我們不比別人差,抓住這樣的機會可以得到更多。」廖俊諭因此爭取擔任計畫宣傳的校園大使,迫不及待將他的感受散播分享出去。

二、跨領域經驗,為職場之路加分!

(陽明交大光電工程研究所-黃柏瑋)
曾經在逢甲大四及陽明交大碩一時參加人才基地計畫的黃柏瑋,是光電工程的專業背景,第一次參與計畫時,學會了面板製程,升上研究所後,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指導師詢問他是否願意再參加一次計畫,將專案執行得更完整,「我想要學習到半導體上中下游的專業和整合!」黃柏瑋馬上答應參加。經二次參與經驗比較,發現指導師對大學生與研究生專題要求程度的差別,讓他更快速掌握業界研發需求,實務經驗與專業能力跳躍式提升。比起得到更紮實的專業知識與執行技能,黃柏瑋覺得更大的收獲是在專案執行過程中學到如何溝通,「不論是開會討論或期中、期末報告,如何找出問題點並交流各種可能性。」這樣溝通的質與量是課堂上缺乏的。黃柏瑋認為雖然有些業師的指導十分直接、尖銳,但也是將工程人才視為專業團隊之一,而非該受保護的學生,在感到震撼的同時,也是快速成長的開始。

(靜宜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廖俊諭)
「我不是那種專注課業的好學生,但在這個計畫中跟著整個團隊,大家都超認真,讓我非常感動。」靜不足,主動去找院長討論,因緣巧合下參與自行車宜大學資工所的廖俊諭覺得自己在專案的經驗中心所執行的人才基地實務專題計畫,結合機械、設計、資訊、AI、運動科學等專業的團隊,打造出一台適合於城市通勤的電動輔助自行車。執行計畫過程中,廖俊諭改變以往題目來就做、有問題再解決的習性,被訓練要站在宏觀的立場上看整個專案,針對目標族群、使用者習慣等最終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策略,再制定執行計畫。雖然只有幾個月時間,廖俊諭覺得自己收獲斐然:「我很想讓更多同學知道,我們不比別人差,抓住這樣的機會可以得到更多。」廖俊諭因此爭取擔任計畫宣傳的校園大使,迫不及待將他的感受散播分享出去。

三、 從工程人才到校園大使,練出社群行銷與溝通力?

因為參加人才基地計畫的經驗太美好,盧穎良和黃柏瑋、廖俊諭有志擔任計畫代言人,徵選成為首屆校園大使,希望能分享給更多同學。三人加強學習行銷、傳播、社群經營等宣傳技巧,也不斷討論各自試驗的方法與成果,「當網紅沒那麼容易!」廖俊諭提到許多大學生都曾夢想過拍支影片成為網紅,從此名利雙收,但當努力之後才知道,大家在社交媒體上的耐心有限,他試著將參加計畫的好處傳給同學,朋友卻嫌冗長要他直切重點。盧穎良也在反覆試驗後思考分享的內容:「也許省略專業的部份,多說一點計畫的好處。」三人也討論還有哪些校園宣傳機會或適合的線上論壇可以推廣。其實不論宣傳成果如何,這些都會成為他們人生難得的養份,也期待這份熱血能延續至他們未來的職涯,成為臺灣半導體暨物聯網產業實力的堅強種子。

四、從實作中淬煉能力與自信,如何跨出第一步?

(陽明交大大學光電研究所-黃柏瑋)
透過人才基地計畫,使黃柏瑋在未來職涯旅程的過程中,不論是想找研替或是面試職缺,在面試的過程中,皆能將實務與學術應用結合,分享計畫的內容為面試加分,也因為參與人才基地計畫黃柏瑋成功優先得到台積電的offer。並呼籲若對半導體產業有興趣的人才,無論是正處在那個求學階段,都可以多多利用工研院豐富的資源,為自己培養跨領域的技能與職場銜接實戰經驗。
(靜宜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廖俊諭)
廖俊諭表示,尚未參與人才基地計畫前,自身在專案開發的能力較為不足,參與完3月到8月的計畫後,俊諭嘗試開始找實習職缺,進而發現透過這幾個月計畫的培訓,補足原先專案開發能力,並能在找實習的過程中,與企業人資進一步探討技術上的問題,更能展現個人專長、與特質,期待明年度有機會於成功於產業實習。俊諭呼籲人才們,可多加利用身邊資源,持續精進自己,學無止境,勇敢踏出第一步!
(亞東科技電子工程系-盧穎良)
盧穎良分享透過人才基地計畫更清楚自己對未來的方向與領域,在研發過程中發現自身對硬體設計非常有興趣,並成功於鴻海取得Server跟Story局的Power研發實習職缺,將基地所學的實際應用於職場上。

三位工程人才校園大使,透過人才基地計畫成功的學以致用,並透過基地的資源在職涯之路每一步都走得更穩健且踏實,也提升自己的求職競爭力。

邀請
人才面試

finger

加入
響應企業

finger

上述內容由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人才基地計畫 提供,104整合招募服務處代為維護管理
以上所提及之各公司與產品均分屬各相關公司與個別擁有者之商標

意見反應:02-29126104#8819

本網站內容享有著作權,禁止侵害,違者必究。© 2001-2025 10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